冠心病,医学上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猝死最多见的病因,我国每一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100万。预防冠心病,从平常生活做起。
1、警惕病发信号
平常生活中,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应注意是冠心病常见的病发信号:1.突发心前区疼痛,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大药,痛感会很快消失,提示心绞痛;如果服用上述药物疼痛不减缓,提示心肌梗死可能。2.常常产生心前区疼痛、牙痛、胃痛、头痛、左肩痛、左背痛、左手臂痛。若出现上述“病发信号”,应立即救治。
特别要指出的是,冠心病多见于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人群,预防冠心病 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中老年女性患者有其本身的特点:对疼痛的忍耐程度比男性高,心肌缺血症状不典型,加上更年期体内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出现心烦、多汗等症状,很多人以为是更年期综合征,不加重视,易造成漏诊、误诊。中老年女性如果在平常生活中常常出现极度的疲劳,没法完成平常工作,出现晕眩、恶心(特别是用力以后)、心怦怦跳或急跳、晕倒、呼吸急促(特别在起身以后)、胸疼或背部上半身感觉压力等症状,就应当引发重视,必要时需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2、注意高危因素
冠心病的患者常有病发高危因素。(1)高血压:冠心病最为常见高危因素;(2)血脂异常: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3)糖尿病;(4)吸烟;(5)遗传因素;(6)体力活动减少;(7)年龄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婴儿起就开始的缓慢发展的进程,出现临床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8)大量饮酒:适当饮酒可以下降冠心病的死亡率,大量饮酒则危害无穷;(9)精神压抑等。其他因素如肥胖,高热量、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性情急躁,尿酸增高等,也是冠心病高危因素。
3、加强平常预防
■公道膳食:饮食方面宜采取定时、定量和少食多餐的方法,预防冠心病 从日常生活做起。1日比较好吃3~4餐,每餐吃78分饱,切忌暴饮暴食,否则易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有人仔细视察109例心绞痛病人,其中33例为饮食过饱而引发,占30.3%。
提倡平淡饮食,要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和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品,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豆油、菜子油、茶油、橄榄油等);年龄超过40岁者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尽可能避免食用过量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品,如肝、脑、肾、肺等动物内脏,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宜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品,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
■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应根据原来的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而定,以不引发不适感觉为原则,体力活动要按部就班,不宜委曲做剧烈运动,对老年人可提倡漫步(逐日1小时,可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公道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预防冠心病 从日常生活做起。
■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积极医治与本病有关的1些疾病:包括高血压(通过改良生活方式使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如果确诊为冠心病,应积极治疗,心内科门诊长时间随访,坚持服用药物,经过防治,本病病情可得到控制,可保持1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特别提示的是应由专职医生为您选择何种药物,千万不要随便用药和随意停药。
相关新闻
上一页:你知道牙疼怎么止疼吗?
下一页: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