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成骨不全症俗称脆骨病、瓷娃娃、台湾地区称之为玻璃娃娃,为1种遗传性疾病,典型表现为骨质脆弱和骨量减少。具体表现以下:
1、骨脆性增加 轻微的损伤便可引发骨折,严重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骨折。先天型者在诞生时即有多处骨折。骨折大多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轻,愈合快,依托骨膜下成骨完成,因此常不被注意而造成畸形连接。长骨及肋骨为好发部位。屡次骨折所酿成的畸形又进1步减少了骨的长度。青春期过后,骨折趋势逐步减少。
2、蓝巩膜 约占90%以上。这是由于患者的巩膜变成半透明,可以看到其下方的脉络膜的色彩的原因。巩膜的厚度及结构并没有异常,其半透明是由于胶原纤维组织的性质产生改变而至。
3、耳聋 常到11~40岁出现,约占25%,可能因耳道硬化,附着于卵圆窗的镫骨足板因骨性强直而固定而至,但亦有人认为是听神经出颅底时受压而至。
4、关节过度松弛 特别是腕及踝关节。这是由于肌腱及韧带的胶原组织发育障碍。还可以有膝外翻,平足。有时有习惯性肩脱位及桡骨头脱位等。
5、肌肉薄弱。
6、头脸部畸形 严重的颅骨发育不良者,在诞生时头颅有皮囊感。以后头颅宽阔,顶骨及枕骨突出,两颞球状膨出,额骨前突,双耳被推向下方,脸成倒3角形。有的患者伴脑积水。
7、牙齿发育不良 牙质不能很好的发育,乳齿及恒齿都可受累。齿呈黄色或蓝灰色,易龋尽早期脱落。
8、侏儒。这是由于发育较正常稍短,加上脊柱及下肢多发性骨折畸形愈合而至。
9、皮肤疤痕宽度增加,这也是由于胶原组织有缺点的原因。
成骨不全症主要是预防骨折,要严格的保护患儿,1直到骨折趋减少为止,但又要避免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
相关新闻
上一页:你知道出现肝腹水是怎么回事吗
下一页:民间治疗硬皮病偏方 你试过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