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不顺利的状态,概述:什么是便秘?,包括粪便干燥排出不顺畅和粪便不干亦难排出两种情况。1般每周排便少于2—3次(所进食品的残渣在48小时内未能排出)便可称为便秘。
正常人的排便习惯差别很大,这与个体差异、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有关。1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有的2—3天1次(只要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均属正常),但大多数人(约占60%以上)为每天排便1次。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症之1,概述:什么是便秘?。在过去其实不为人们所重视,在许多医学书籍中,仅作为1种内脏的症状加以介绍,而在医治方面,只能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疗效不佳。
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和诊疗技术的发展,概述:什么是便秘?,便秘的医学概念和诊治水平已产生重大突破。目前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少部份患者便秘是由肠道及全身性疾病引发,属器质性便秘,大多数便秘患者届单纯性(功能性)便秘,即由于排便反射失常或阻塞引发的直肠性便秘和结肠蠕动缓慢引发的结肠性便秘。最近几年来,功能性便秘已作为1种独立性疾病出现。对这类便秘的研究和医疗实践进展较快,从而大大增进了便秘医治力法的发展和疗效的提高。
便秘按病程或起病方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便秘;按粪块积留的部位可分为结肠和直肠便秘;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常由肛门疾病如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直肠疾病如炎症、溃疡、阻塞、憩室及各种炎症引发。功能性便秘多由于进食过于精细,不良排便习惯,滥用强泻药及肠道易激惹综合症而至。
相关新闻
上一页:慢性湿疹怎么治疗?
下一页:地中海贫血能治愈吗?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