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2~20日,平均6日。
2、常见症状龈口炎(herpeticgingivostomatitis)是小儿时期原发性感染中常见疾病型,大都见于颊内、口唇或牙龈,也可侵及口唇周围的皮肤。起病时局部先呈充血,随即产生圆形滤泡,其直径约2mm,迅速破裂后成浅表溃疡,内含微量纤维性渗出物。有时触及舌和软腭,亦可出现颌下及前颈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由于局部疼痛,常常表现烦躁和拒食。另外,1般症状较少,但在原发性病例,特别在营养不良儿和免疫缺点儿,病情较重,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热度可高达39~40℃,热程2~3天。经过3~4天后痛感大都减轻,再过2~6天自愈,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延续较久,有时可延长2~3周。
3、较少见症状原发性感染也可在以下地点产生,但较少见。肺部感染非常少见。
(1)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先见眼睑红肿,出现小水泡。触及角膜时出现树状的溃疡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如病变限于结膜,大都在2周内恢复,但如角膜受损则可影响视力,乃至出现瘢痕,可致失明。
(2)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itis):外阴部1般红肿,出现3~4mm的浅平溃疡,经过2周后构成干痂。
(3)脑膜脑炎(meningoencephalitis):疱疹性脑膜脑炎较少见,症状可轻可重,轻者颇似良性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参阅柯萨奇和埃可病毒感染章),重者出现言语困难、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些病例可见惊厥及1侧瘫痪,常常产生视神经乳头水肿,诊断上有时可与脑肿瘤混淆。
(4)疱疹性湿疹(eczemahepeticum,kaposi′svaricelliformeruption):这是在婴儿湿疹的基础上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致弥漫性水痘样皮疹,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为急性高热起病,烦躁不安,继以局部份批出现疱疹和脓疱疹,在很多天内疱疹破裂,自病发后第8日左右结成干痂,发热自然减退。延至3周后痂盖脱落,而原本的湿疹则继续存在。之前,此症常需与湿疹痘鉴别。
(5)全身性感染:初生早产儿,营养不良婴儿或细胞免疫缺点病儿(包括白血病、其他恶性肿瘤病儿,或内脏移植病儿)都可产生疱疹病毒全身性感染。1般在诞生后5~9天开始出现发热(或体温低下)、进行性黄疸、肝脾肿大、呕吐、嗜睡,继以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同时可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由于肝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可产生紫瘢。此类病例可以不侵犯身体表面,缺少皮肤或粘膜疱疹,故诊断容易延误。严重病例的病程急促,可在2~4天内死亡。还可并发绿脓杆菌败血症。可从内脏分离出病原毒。
新生儿时期所见播散性疱疹感染,主要由于HSV⑵型,HSV⑴型比较少见。新生儿病例可于通过母亲产道时得此感染,也可由家庭疱疹患者接触感染。
(6)再发性疱疹感染:体力衰退时出现的再发性病例远较原发性者为多见,主要见于口唇,亦可见于其他皮肤及粘膜,1般不伴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仅偶感不适或局部神经痛。皮疹从水泡转成脓疱及结痂,发展迅速,并较原发性病例的病变成轻,病毒性疱疹的临床表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亦少见。出现再发性病变时,血清特异性抗体1般保持原有水平,只有少数病例可见滴度增高。
相关新闻
上一页:牛皮癣症状与鉴别方法
下一页: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介绍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