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保健科资讯

慢性胃炎的症状与分类!

2017-06-14 19:43:57 来源:
分享:

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我国于2006年达成的中国慢性胃炎共鸣意见采用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的分类方法,即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病变在胃的散布部位,结合可能的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过去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性3大类。按病发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及全胃炎。

1.非萎缩性胃炎

(以往称浅表性胃炎)不伴随胃粘膜萎缩性改变,胃粘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

2.萎缩性胃炎

炎症已累粘膜深处的腺体并引发萎缩,如伴随局部增生,称萎缩性胃炎伴过构成(hyperplasia)。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本身免疫性胃炎。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散布,以胃窦为主;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多由本身免疫引发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

3.特殊性胃炎

分为感染性胃炎;化学性胃炎;Menetrier病;其他

按病变特点分类

慢性胃炎还可根据胃粘膜病变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作更详细的分类,包括,①慢性胃炎的部位,如胃体、胃窦、贲门等。②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分为浅表性及萎缩性,慢性胃炎的症状与分类,后者又可分为轻、中、重度3级,慢性胃炎的症状与分类。③胃炎活动的程度,根据胃粘膜上皮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退行性变,可定出活动期或静止期,活动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④有无化生及其类型,化生分为肠腺化生(肠化)及假幽门腺化生,前者常见于萎缩性胃炎,偶可见于浅表性胃炎甚或正常粘膜,而后者仅见于萎缩性胃炎,是指胃体粘膜由胃窦粘膜所替换,常沿胃小弯向上移行,称胃窦潜移。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抗壁细胞抗体(PCA)常阳性,以胃体病变成主,血清胃泌素增高,可产生恶性贫血。B型,PCA常阴性,以胃窦病变成主,血清胃泌素正常。但据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上述两型病变难以截然分开,主张还是按病变部位分类较公道,即分为萎缩性胃炎以胃窦为主,及萎缩性胃炎以胃体为主的两类。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